【教育消费观察之一】缓解教育焦虑

Observation of education consumption: To relieve anxiety from education

发布时间:2022-07-15  浏览次数:38

      【写在前面的话】教育是一个非常宽泛而复杂的话题,关注多多,争论多多。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家长们常常表示愿意“砸锅卖铁”供孩子读书,也常常因为没得到想要的结果而陷入深深失望、焦虑和痛苦,甚至酿成悲剧,这正是追逐教育“经济性”的直接后果。追逐教育的“经济性”必然引发教育焦虑,家长们深陷其中、深感痛苦、深受其害。


         育焦虑难解长跑难题

       由于在大学工作的缘故,每年都有很多亲朋好友向我咨询教育、学校和专业等相关问题。家长们多是焦虑的,担心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每一步,特别是考大学。等考上大学了又怕上不了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其实还隐含着 “怕毕业了,找不到好工作”“找到工作了,还怕找不到适合的对象成家”“还未生孩子……”没完没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人生是一场没有剧本的长跑,家长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教育问题,化解“教育焦虑”?我觉得教育必须着眼未来、终身受益的观点,跟其他很多消费不同,单纯靠砸钱不一定能搞定,还可能有反作用。很多人都相信教育对人生长跑的结果有重要影响,却很难评估其具体的影响方式和路径,导致很多人将教育结果简单化,即看重分数高低,考入什么样的大学。 

  “分数很香但绝不是全部

  很多人可能会说:说起来可能是这样,但没有分数,就考不上好学校,毕业就失业。果真是这样吗?2003726日,西安《华商报》刊登了一篇“耸人听闻”的报道:北大才子长安街头卖肉。新闻报道了在长安街头开猪肉店的陆步轩。他是正儿八经北大毕业生,他后来也表示,自己干这行给母校“丢脸”了,觉得“对不起母校”。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各种声音议论纷纷,很多人认为这是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和错配。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学历与职业之间的反差确实太大。这个例子看似极端,其实包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央视《对话》(记不准确了)也策划专题节目讨论此事,其中一位嘉宾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记不准确了)校长,他的发言令我印象深刻,大意是: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美国不会引起太多的关注和讨论,我们大学培养的目标只有两个:一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二是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陆先生达到了第一个目标,说明大学教育已经成功了,因此没有必要过多关注和讨论。我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如果您去国外旅行,会碰到导游、司机、小餐馆主人、电工、水暖工等等,他们在国内时可能有您意想不到的教育和职业背景。可以预见,这种反差未来在中国也可能不会引起那么强烈的关注,须知衣食之谋是必选项,如能做到合法之谋,应属成功。当下著名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应聘街道办事处或基层事业单位员工,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成为“外卖骑手”屡见报端,正是这种趋势的反映。

  考上了貌似不太好的学校,不意味着没有好的未来。据说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多次参加高考未中,最后一次达到专科分数线,最后因杭州师范学院为完成当年招生计划而被降分录取为本科生,专业是英语。您可能说:世界上只有一个马云!太对了!这意味着您看到了“成功的马云”,也看到了他背后千万个所谓“失败的马云”,他们因为泯然众人而不被关注,这不表明他们不存在啊。如果您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普通人,包容他的“失败”,很大程度上也就会接受他成为“失败的马云”。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陆步轩好像“混得差”而否定上北大的意义,他背后也可能存在千万个所谓“混得好的陆步轩”。

  缓解教育焦虑小贴士

  不容否认,上大学比不上大学的前途可能好些,上“名牌大学”可能比“一般大学”前途好些,“热门专业”比“冷门专业”的就业可能好些,但具体到个体身上则有很大差异,更何况人生长跑之路存在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学校教育只是其中一部分,只能说提供了一块某些门槛的敲门砖,一种在人生岔路口的可能选择,很难说就是决定性的那部分。不能用理性、平和的眼光看待孩子教育,不承认自己孩子是个普通人,实质上是部分家长的教育误区,必然使自己陷入持续焦虑,感觉“天塌下来了”,更有甚者责怪和打骂孩子,打骂时十分冲动,打骂后十分后悔,很快又十分生气......,陷入恶性循环。父母的坏情绪对孩子是一种灾难,请家长试试缓解教育焦虑的小贴士:

  1.推己及人。用更长远更理性的眼光看待“分数”,多问问自己在孩子这个年龄时“表现如何?”估计自己焦虑的心情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多数家长总是希望把自己的愿望一厢情愿地强加给孩子,应重在“共情”,理解和帮助孩子。

  2.回归均值。根据遗传学“均值回归”理论,父母双学霸,孩子学习成绩普通是很正常的现象。青出于蓝不必然胜于蓝,贵为天子的古代帝王拥有的资源不可谓不多,但也不一定能培育出合格的接班人。

  3.尚贤有度。千万不要总把“别人家的孩子考得如何如何”挂在嘴边,更不要让孩子活在所谓“榜样”的阴影之中。别人的成功是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很难模仿。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应重在鼓励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4.有无相生。《道德经》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要求就是“起点即冲刺”,很可能导致“出道即巅峰”。看似起步有“冲劲”,实际可能伤害人生长跑的“后劲”,应重在培养兴趣、思维和习惯。

  缓解焦虑后积极作为

  这似乎已经接近教育虚无主义的观点了,也经常听人说“孩子要成人自成人”“儿孙自有儿孙福”。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是不是就应顺其自然无所作为了呢?不是,积极作为是必要的。在古代中国,教育甚至书写材料都是贵族专属,后由孔子“有教无类”的实践,教育有所普及,主要目标是“求功名”,最终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在当下,教育大众化已成事实,必须跳出精英教育思维看教育问题,教育的基本目标传授知识和技能便于学生“找工作”,也较注意人际素质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在未来,教育可能重在个体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滋养,这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属性决定的。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无论如何家长们都不能让自己困于教育焦虑情绪之中,伤人伤己,也不见得有良好的教育效果,得不偿失。摆脱教育焦虑,深刻理解教育属性,才可能理解孩子,愿意与孩子一起努力。高考分数是人生一段经历的入场券,家长倾向于相信这张入场券能帮助孩子甚至整个家庭摆脱某种不利局面,孩子不会再复制自己正在过的“苦日子”。然而,真实情况可能是:终其一生,孩子能否顺利、自如、幸福地纵浪于大化之中,自渡于悲喜之间,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与这张入场券没有绝对的必然的关系。如果我们认同教育的短期目标是考大学,长期目标是为了追求幸福生活,教育应坚持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统一,可能就不会被“鸡娃”所困扰,教育的内涵才变得丰富起来。(宋思根)


Currently, So many parents are experiencing high-level anxiety about children education in China. It comes from a kind of education culture of “Children should not lose at the starting line.” If you realize your kids are average ones, you may got a little bit of relaxed about their scores or ratings in school. Here are some tips to ease education anxiety: put yourself in children's position, follow a good example moderately, regression toward the mean, none generates all and vice versa.(Sigen SONG at SIT)